阳信县职业中专始建于1982年,是一所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、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、山东高水平中职学校。学校现占地260亩,校舍建筑面积110735.16平方米。
学校先后被授予“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“山东省文明校园”“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”“全省教育系统模范职工之家”“山东省绿色学校”“山东省书香校园”“山东省卫生与健康教育先进集体”“滨州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”“滨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“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”“滨州市平安校园示范学校”“滨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”“滨州市校园安全工作先进单位”等荣誉称号,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。
办学基础
学校实行三年制职业中专、三年制技工学校、五年制高职教育、开放大学(电大)等多层次办学,现有在校生4523人,专任教师232人,研究生学历教师44人;主要开设化学工艺、机械加工技术、机电技术应用、工业机器人、幼儿保育、医学技术检验、护理等11个专业,建成1+X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专业6个,省级品牌专业3个,省级特色化专业1个。
师资队伍
学校现有齐鲁名师2人,齐鲁名班主任1人,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2人,山东省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,山东省技术能手2人,山东省教学创新团队2个,省、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各2人;滨州市技术技能大师1人,十佳滨州首席技师1人,渤海工匠3人,市级专业带头人4人,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,市级名师16人,市教学能手12人,滨州市技术能手15人。近年来,教师参加全国中职学校“创新杯”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获一等奖7个,二等奖7个;获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4个,三等奖2个;获滨州市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个,二等奖7个,三等奖2个;获国家级电教类展示活动一等奖2个,二等奖5个,三等奖1个。
实训条件
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4406.46平方米,分12大实验实训区,实验实训室96个,实验实训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,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3265.5元,建有市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赛场48个,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赛场4个,技能鉴定点6个。2016-2023连续八年,成功承办滨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山东省化工生产技术、化工设备维修技能大赛、山东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、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赛项。
技能大赛
学生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8个、二等奖13个、三等奖18个;获全国技能大赛行业赛一等奖1个、二等奖2个,三等奖1个;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3个,三个项目入选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;参加滨州市赛共获奖项168个。
春季高考
自2005年起,学校开始组织学生参加对口高职考试,学生升学质量逐年提高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,成为了滨州市中职学校的一面旗帜。新时代、新梦想、新征程。
阳信县职业中专将始终秉承“博学、诚信、求索、笃行”的校训,怀着“责任、担当、坚守”的职教情怀,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,实现职教名校创新发展的新愿景!
学生管理
学生管理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工作,更是职业教育生存的关键,所以我校下大力气狠抓学生管理工作,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,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,形成了如下学生管理制度:
1.新生入学面试制度。对染发、烫发、着装不恰当、佩戴首饰等不符合《入学通知书》要求的学生,不予报到。整改合格后,方可报到登记,安排入学。
2.军训制度。新生入学后第二天安排军训,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毅力,强化学生服从管理的意识。
3.礼仪培训制度。以提高学生整体的文明素养为目标,规范校园文明举止,规范公共场合行为,学会基本社交礼仪,提升学生外在形象、内在气质。
4.入学教育制度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一日常规教育。目的是让他们明白,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,该怎样做等.
5.24小时无缝隙管理制度。学校安排了宿舍值班、校门口值班、餐厅值班、教学楼值班(上下课时间),班主任、护校队、教官等管理团队各司其职,责任到人,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就有老师,维护校园良好的教学秩序。
6.学生护送制度。学生放假时,在校门口、幸福公园、老汽车站、检察院路口、一湖两桥等地点安排教师护送学生,防止学生出现交通、人身安全事件的发生。
通过严格的管理,学校的管理水平已达全省前列,学生的组织纪律和精神风貌深受家长、领导和社会的好评,学校的影响力达到新的高度。